最新期刊
海外文摘画廊
< 返回主页
2020年第07期

2020年第07期 画廊欣赏

作者:任怀强、田耕之      阅读人数188
 

 

俞志贤(左) 张志民(右)
 

        俞志贤,男,1965年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协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
 
        1982年进宜兴彩陶工艺厂,拜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玉林为师,学习陶瓷造型、彩绘、雕塑。1988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1990年后涉足紫砂艺术创作,受教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紫砂技艺突飞猛进。近年和国内一些知名艺术家合作,在现代紫砂文人壶创作的继承发扬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1986年获轻工业部全国陶瓷创作设计二等奖,2015年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作品由中国工艺美术馆和首都博物馆收藏。

 

俞志贤——紫砂壶行业的潜修者
 
任怀强/文
 
       他继承传统创作的现代紫砂文人壶,成为目前紫砂壶升值潜力颇大的精品紫砂壶之一。1986年,他的作品获轻工业部全国陶瓷创作设计二等奖,2015年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作品由中国工艺美术馆、首都博物馆收藏。在宜兴,他表现极为内敛,不事张扬,其实是俗话说的“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和他的紫砂壶可谓家喻户晓。1982年,他进宜兴彩陶工艺厂,拜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玉林为师,学习陶瓷造型、彩绘、雕塑。1988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1990年后涉足紫砂艺术创作,受教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他就是俞志贤,1965年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协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
 
       很早就接触过他的作品《佛手》,隶属于花货,造型美观大方,以瓜、叶、果为主要形象,极富自然真趣。他对制壶把玩珍爱多年,又进清华美院研习深造,技艺扎实又推陈出新,作品形象美观,深受壶友称赞喜爱。此壶选料上乘,以原矿段泥制成,成壶适宜冲泡铁观音等半发酵类茶以及绿茶、红茶等。而且,300毫升壶身容量,大小适宜,便于把握在手,近距离欣赏。
 
       此款壶创意来源于一种叫五指橘的水果,其形状如同五个手指并拢在一起。壶身工艺细腻,手法独到,将五指橘演绎得逼真形象,亦表现出紫砂壶线条的优美舒展,足见老师精湛的制壶技艺。同时,流、钮、把与壶身衔接细腻,比例适中,令整壶极具观赏价值。弯流自佛手中悄然而出,端口微压,柔美尽显。壶钮以佛手为形,钮旁有绿叶探出,两相映衬,夺人眼球。
 
       最特别的是壶把的设计,以佛手枝干幻化而成,古朴自然,极富田园气息。而且,自壶把底部蔓延出的嫩枝绿叶,更流露出生命的盎然向上,意趣十足。尤其是“佛手”谐音“福寿”,寓意福寿康泰,极为吉祥美好,是收藏或馈赠的上佳之选。送人,代表着祝福长寿安康,收藏意为囊中所爱,弃之不舍。
 
        认识俞志贤兄,完全出于缘分,我也是爱壶之人,常在文朋师友里混,早晚也会结识他。感谢张志民先生徒弟的引荐,我们一见如故。他为人谦和,面貌慈祥、敦厚,一看就是可交之人。人如其壶,表现出一种庄重中正之气、文人阳刚之气、佳人欢喜之气,表现出一种怡然自得的风采、饱满劲挺的气象。他常说,“涵光华于朴厚,寄风雅于平常”,以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精神美表现制壶人文化品味的内在折射和人文精神的物化。也就是说,只有把紫砂壶变成有艺术生命的雕塑,才富有生机与活力,这是他经过多年的创作所得出的对紫砂壶的理解和感悟。作为一个紫砂艺人,他自然把艺术创意看作艺术作品的生命。为体现这种生命,他积极研究自然、社会、文化,将自然中存在的美的因素从“紫砂”中提炼出来,与社会思想美共同融揉,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从中获得各种美的享受。

 

 
       当代紫砂或浑然天成,通达天人之道;或方圆得度,秉承中庸之雅;或应物象形,巧得造化之工。紫砂壶因此在众多手工艺中独树一帜,享誉海外。紫砂器物受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原料的特殊性。紫砂是陶土中的一种“稀土”,与其他陶土相比,紫砂有着无与伦比的可塑性,世界上可能再难找到一种器物,其造型丰富性可以与宜兴紫砂壶相媲美。但紫砂的“稀罕”不止于此。经过对材料分子的分析,紫砂有着良好的透气性能,能很好地保持并一定程度上美化茶汁的味道,因而被视作最理想的“茶伴侣”。紫砂材质特殊,具有双重气孔结构,适合一切茶,泡茶隔夜不馊。此外,紫砂的又一特性让人们对它珍爱有加,那就是随着茶汁的浸润以及使用者的把玩,优质泥料制作的紫砂壶会逐渐变化,滋润异常,而且把变化的奇、美表现到了极致。
 
       “和为贵”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紫砂壶的“和之美”就体现在对万物多样性的尊重和一视同仁的胸怀上。“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又一要素。人生的至高境界既在和而不同,又讲博采众长、互相吸收。《周易》所说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刚柔相济也是这个道理。壶小乾坤大,万事万物相互依存、彼此交融的哲理皆融于一壶之中。紫砂壶的美存在于使用当中,将沸水注入壶中,观壶色莹润如玉,听泉眼细流汩汩。拿来摩挲把玩,心中顿生愉悦亲近之感,亦可舒筋活血、强身健体。紫砂壶能在使用当中愈发光彩照人,越用越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养壶”。壶靠使用以养生,以养浩然之气。
 
       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一件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形式的完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还要审视纹样的适合、装饰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再说壶艺本身就是感情。俞志贤继承传统发扬现代紫砂文人壶的创作,拜访名家合作制壶,为紫砂壶增加了人文内涵,为紫砂壶的文化研究提供了范本。
 
       俞志贤生活朴素,不事修饰,言谈举止谦和随意,体现了壶中真理:有诗意、有决断、要朴素、要率真,要有自然流露,达到形、神、气、态兼备,让作品气韵生动起来。中年过后的他,用满是裂痕的手爱护那小小的紫砂壶,发现了紫砂壶寂寞而勇敢的心。他依然童心未泯,喜欢孩子、音乐,喜欢玩,喜欢一切新鲜的事物,真的像个老顽童。他喜欢把自己的生活比作跑马拉松,不一定要跑第一,但一定要跑完全程,给自己圆满地画上句号。


 
 
 
何慧敏
 
       何慧敏,又名会溟,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副主席,湖北省篆书委员会副主任兼楚系文字研究会负责人,湖北楚简书法研究院院长,湖北书法院研究员,湖北中流印社创作部主任,武汉大学通识课书法主讲教师,武汉工程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野草诗社副理事长,竹溪书社顾问,武当印社顾问,荆州市楚简书法研究会顾问,三楚书法院院士,《中国书法艺术典藏·湖北简牍卷》编辑。
 
       何慧敏出版有《楚简集古今联语200则》、《楚简集古诗文句200则》(荣宝斋出版社出版),《何慧敏楚简楹联书法作品集》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楚简书法文字编》(中国书法杂志出版社出版),《中国书法典藏·秦简卷》、《中国书法典藏·楚简卷》、《中国书法典藏·汉简卷》(共8本,中国书法杂志出版社出版),《楚简书法集字丛帖》(共3本,中国艺术出版社出版),《国学经典名句书写》(共4册,湖北美术出版社),《问道经典——何慧敏楚简小品书法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土,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作品名:《友善士》 作者:何慧敏 尺寸:69x69cm 创作时间:2020年6月
 

 
源头取水,别有洞天
——何慧敏楚简书法之我见
 
田耕之/文
 
       上世纪70年代,随着楚国地下墓葬的发掘,大量楚文字简牍帛书出土,在考古界、史学界和文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楚地乃长江流域之地,历史上以楚国为代表的楚文化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相颉颃。因地域不同而有秦文字、楚文字、齐文字之别。上古时期写在竹简上的文字、写在绢帛上的楚国文字,沉睡在地下数千年,出土之后,似乎只有考古学、文字学的意义,在当时绝大多数书法家眼里,简牍帛书充其量是书法艺术的滥觞,与秦汉晋唐成熟的书法艺术有很大距离,属于支流末系、边门侧道之列。因而对“楚书”的艺术性视而不见,莫动于衷。当古籍出版社纷纷将楚简文书整理出版公之于世后,仍有不少人对“楚简书法”抱有偏见、心存疑虑,认为它既不是“帖”,也不是“碑”,不是“正统书法”。
 
       本世纪初,当书坛尚在为取法碑、帖孰高孰低、孰优孰劣论辩时,湖北书人何慧敏早已把目光聚焦到楚简上。他认为:楚简是楚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与甲骨文、金文一样,属于书法艺术的主流。作为一个湖北籍的书家,传承楚简书法文化是应有之义、应尽之责。2002年开始,他改弦易张,选定以楚简帛书为取法对象,走上革故鼎新、脱胎换骨的书法创变之路。
 
       取法楚简,首先要过好文字关。楚简文字与秦系甲骨金文在字法、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带有很强地域性的写法甚至约定俗成的文字符号,与秦系文字毫无关联,如果按照“六书”造字方法去识读根本就行不通。但是,许慎的《说文解字》却是识读楚简文字的桥梁。慧敏先生从《说文》入手,下笨功夫逐字抄写,怀着对文字的敬畏感,将楚简文字与现代甲骨、金文字典等工具书比对,同时对照古代典籍注疏考证,查寻源流,掌握了楚简文字中大量的异体字、通假字,确保自己创作的楚简书法是经得起推敲的楚系文字,因而也炼就了他一双辨识文字错讹的慧眼。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作者:何慧敏  尺寸:70X68cm  创作时间:2020年6月
 
 
       传承楚简书法,关键在于不失楚简的基因。纸张发明之前,简牍绢帛是记录文字语言的主要载体。文字用毛笔写于窄小的竹简上,字形取横势,结体扁平化,呈“蝌蚪状”。用笔以“篆引”中锋运笔。由于行笔速度加快,线条以圆弧为主,方折为辅,出现侧锋和偏锋运笔。简书非篆非隶、且篆且隶,是官方规定篆书的日常书写应用文字,也是隶书的滥觞。慧敏先生通过大量临摹楚简,将楚简用笔结体等形式特征了然于心,真正意义上把握了楚简的基因,在楚简书法创作中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书法虽为艺术形式,却不仅仅是形式的艺术。对于慧敏先生来说,掌握楚简的形式特征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楚简书法创作只是停留在楚简形式特征的层面,没有多大意义与价值。楚简文字所蕴涵的楚国先民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凤凰涅槃的创造精神、破茧化蝶的求新精神、羽化登仙的浪漫精神,在楚简书法创作中都是能够化为艺术形象的。基于此,他笔下的楚简书法,以郭店楚简、包山楚简为形式基调,既注重外在形式,更注重文字文辞的内涵,尽可能拓展楚简书法的文化信息含量,着力于以楚简文字之形,传荆楚文化之神。
 
       经过十余载痴迷探寻,慧敏先生的楚简书法初步形成了自我风格:端庄而流丽,刚劲而婀娜 。圆劲厚实的笔画,来源于篆书的线条锤炼;凝练疏放的结体,得益于行草的启迪;恣肆率意的谋篇布白,受益于金文《散氏盘》《石鼓文》的滋养。其笔下的楚简书法写情写意,充溢着血肉气骨,含蕴着生命的情态意韵,令人对古朴而放逸、奇崛而瑰丽的楚文化民族之魂产生遐思和追忆。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唯永。
   作者:何慧敏  尺寸:65X30cm  创作时间:2018年5月


作者:何慧敏   作品名:《志不可夺》
尺寸:69x34cm  创作时间:2020年6月

查看全文请网上订阅实体杂志订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