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期刊
海外亲历
< 返回主页
2020年第07期

拜托,请给起个中文名

作者:hwwz      阅读人数148



 
“你好,我的中文名是……”


       看港版文字时,每逢遇见“碧咸”(贝克汉姆)、“布殊”(布什)什么的,总要哑然失笑。这些名字根据音译而来,但音译取决于谁的口音?不明粤语的人字正腔圆地读起来,总觉得意思相差了十万八千里。每每行至旅游景点,看到专门摆摊给老外写/画名字的,心里总免不了狐疑,既好奇又“不明觉厉”,于是只能暗暗钦佩摊主渊博。要知道,来自世界各国的老外们,并非人人都有杰克(Jack)和玛丽(Mary)这种简单的名字呀。无聊时上网搜索,果然早有不少应运而生的英文名翻译器和网站。存在即合理,这里面总有一款适合您,不管怎么说,好歹也能解决一些燃眉之急。
 
       因为这样的“燃眉之急”,我就遇到过。
 
       很多年前,我认识了一位到中国旅行的老外朋友A姐。她对我们那种刻在石头上的名章一见倾心,临行前非常想刻一个带回去给儿子当礼物,于是找我帮忙。那实在是一份很美、很中国的心愿,我乐于效劳。
 
       陪着她走街串巷,我们在步行街附近找到了一家靠谱的国营工艺美术店。两人从一堆各色石条中选了一款类似“天青色等烟雨”的颜色,又在样本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美丽优雅的篆书。
 
       “啧啧,好美的石头,好美的中国字!”她的喜悦溢于言表。
 
        一切都如此顺利,正待临门一脚——她兴奋地把儿子的名字写在纸上,憧憬着今年圣诞节时,他在祝福卡片上盖好名章,同时让大家都知道他美丽的中文名……
 
       这么多年过去,我已全然不记得那个名字了,姑且先叫他“巴拉”哥吧。然而,我发誓那绝不是类似杰克的名字啊!
 
       拿着纸头,顿时觉得压力山大,竭尽全力地快速思考和推导了一下,苦着脸跟她说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什么?”她疑惑道。
 
       我虚弱地解释道:“英文名没有唯一对应的固定中文名,需要经过翻译。但怎么翻呢?多数人按音译,选发音接近的字,音译出来的这名字本身在中文里是没有任何含义的。”
 
       她听得认真,当机立断:“不要!我不喜欢音译,我不要没有含义的名字。”
 
       我说:“还有一种译法呢,就是意译,选择那些可以表达你意思的汉字。”
 
       她即刻回答:“好呀,他名字的意思是‘巴拉巴拉’……”
 
       我说:“这‘巴拉巴拉’,中文可能有N种说法,但中文的每一个字都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字组合在一起又有了更多含义,很多近似的含义,其背后可以对应不同的汉字……”
 
       名字不仅是一个人的符号,还会伴随其一生,影响深远。起名字需要很大的学问,一般得让知识渊博的长辈献策。再加上我们中国人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一旦决定,就不好改了。咱们中国人对起名字那是相当重视的,新手爸妈总会在孩子出生前就开始翻查各种字典,研究笔画、谐音和寓意等。如有可能还会找个擅解卦、懂风水的大师,结合生辰八字算一个。如此这般,名字即使说不上完美,至少还算恰当啊!
 
       理想的中文名,应该像《飘》译本里的郝思嘉、白瑞德、卫希礼和梅兰妮,不光完美对应了中国的姓氏,还兼顾了英文的发音。连那字的形和义,也跟人物的性格乃至形象如此贴合。你会觉得白瑞德就该是帅得惊人又有点玩世不恭的“嘚瑟”样;叫梅兰妮的,就是那个柔柔软软、善良温柔的样子。
 
       虽然那是个没有谷歌和百度的久远年代,但比起如今的景点写名摊主,他们的睿智和淡定,我也是望尘莫及。面对雕刻师、朋友A和旁人灼灼期待的目光,一无字典、二无大师求助的我表达了半天,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实在不是俺不愿,是不能啊!
 
       她认真听完,对起名字的慎重态度很是认同,和我一起懵了,继而不得不接受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她要名章的初心不改,正欲离开时,灵机一动:“‘巴拉’是位高个子,要不你帮我刻个Tall man吧,这有合适的中文翻译么?不需要看风水算笔画吧?”
 
       “高佬?!”我发誓这是满脑子被“大佬”文化浸润的广东人当时的唯一答案。
 
       “不!”我立马否定了“高佬”,这显然是个不够恰当的选择。
 
       双方再次陷入黔驴技穷的困境,怎么办?石头也选好了,字体也定了,预计取货时间也正好赶在她回程前。这时,我灵光一闪:“Good man咋样?”
 
       我脑里飞快地把“好男人”精简成“好人”,虽然不够完美,但也没出大错。母亲给儿子一枚章,祝儿“好人一生平安”,好意头!她立马回答:“呃,好呀,定了!”
 
       两人击掌,都松了一口气。
 
      “有机会一定让‘巴拉’学会中文!”她说。
 
      “那是!至少可以给自己起个好名字!”我由衷感慨,实在不是要甩锅。
 
       隔了几天,我们一起去取货。刻好的名章装在一个古典的长条纸盒里,师傅说篆书的“人”笔画少了些,可能会显得单薄,不算特别出彩,但也中规中举,终于皆大欢喜。
 
       可惜后来我们失去了联系,现在发圣诞贺卡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不然可以问问她“好人”章现在还用么?或者很遗憾地自责,都怪我当时“佬”字迷心,不然是不是也可以刻个“高人”章?不知“巴拉哥”后来有机会学中文么?他自己是不是也反复琢磨过:“我应该叫好人,还是高人?”别问了,再问要选择困难了。
 
       然而,我发誓,就在我要存盘的此刻,灵光再次乍现,原来当年该刻“好汉”啊!“汉”的笔画比“人”多多了,刻名章一定更好看!

 

查看全文请网上订阅实体杂志订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