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期刊
海外亲历
< 返回主页
2020年第01期

旅英琐记

作者:康士建/文      阅读人数125
 

英国海德公园天鹅湖
 

童年时,我就对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中的英国心仪不已,时至暮年终于能在仲秋时节游走英伦,一睹其真面目,我深感有幸。
 
 
山清水秀环保佳
 
       英国首都圈密布成百上千个原生态公园,森林覆盖率逾53%,平均不足一英里就有绿地。漫步海德公园、圣詹姆斯公园,四处遍植花草,鸟鸣婉转悦耳,法定“女王财产”天鹅闲游河塘,松鼠跳跃膝下,鹅行鸭步旁若无人。
 
       英国环保做得如此之好,除归功于植树种草的古老传统,还得益于其低碳环保的能源结构。据2017年英国发布的能源发电结构数据,核(21%)与风、光、生物等可再生能源(29%)发电占比过半,天然气占40%,煤电仅占6.7%。相比之下,我国以火电为主的电业和工业体系,调整能源结构、低碳减排、增效环保发展还任重道远,或有必要借鉴“美丽英国”的经验教训,达成“美丽中国”之愿景。
 
交通便利物价高
 
       英国现代运输业安全通畅,密布的综合交通网发达高效,然而已建成百余年的地铁里,却仍未覆盖4G,手机盲区多。英国城乡均等化程度高,乡民生活不输市民,物价相对国内很高。除奶制品、鸡肉、啤酒价格只略高于北京外,猪肉、蛋、菜、果、糕点等价格均不菲,比北京贵3?8倍不等;普通烟一包10镑,同类烟西班牙仅卖3镑;与《北京晚报》相似的报纸合4?8元一份。长途车经停加油,每加仑125?140镑,合每升11?20元,作为油气自给出口国,油价算高的。
 
       知情者说,英社保网实现高水平全覆盖,法定用工最低时薪7.2镑,约合人民币64元,月薪万元出头,比北京新发布的每月低薪指导线2120元高得多。但在高福利的英国,纳税交保金后所剩仅约六成,还得租房、社交、购必需品等,新职工、低端从业者、养老金领取者对高物价仍难免心有戚戚。而且,英国消费便利化不比国内,购物消费得付现金或刷卡,移动支付、快递、共享等新服务较少。

 


本文作者在伦敦塔桥前



威风凛凛的伦敦骑警
 
 
脱欧留欧难抉择 
 
       脱欧留欧的问题可谓时下英国人最大的痛点。旅途中经停多地,我时常看见举旗拉幅者披红戴绿游行。见多识广的刘导游请我们留意车外旷野间乡民种植的土豆、莴笋、甜菜和卷心菜,谈起英国人对脱欧后菜价上涨的忧虑。来英三年的地陪林君告诉我们,脱欧带来的不明前景令人焦虑,有人不断游行要求二次公投,有人设法抢购囤货。接送我们的老司机韦恩先生是坚定留欧派,因在西班牙有房,常举家过去越冬,担心脱欧后人流、物流、金融流受阻祸及百姓,拉低生活水准,还说这事闹得人们意见相左,有的亲友失和,甚至拳脚相加。
 
知华友华待深耕 
 
       中英民众交往历史悠久。英国是西方最早承认新中国的,也是带头支持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并加入了亚投行的西方大国,近几届内阁对华友好,致力于打造中英友好合作“黄金期”。此次英伦之旅,我深切感到,英人性情乍看内敛矜持,但“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有些像暖瓶外凉内热;遇上有人问询,他们大多通情达理、友善相待,“sorr y(对不起)”一词出现频率最高,“您好”“请”“抱歉”“谢谢”各种敬语不离口,让人听着舒服,从未遇见持“傲慢与偏见”者。
 
       伴随我国崛起,赴英移民增多,中国资本与文化影响力逐渐活跃,曼彻斯特260万人中有20万华人,伦敦也有超过10万,英国各大中城市既有中国城、唐人街,又有孔子学院。旅途中,能看见不少华人面孔,常闻乡音,时遇或上学或旅游或定居的同胞,我颇觉亲切。据悉,中餐已超印度餐成为最受英人欢迎的外卖品类,华人超印裔和白人成为全英时薪最高族裔,整体处在社会上游。遗憾的是,尽管英伦社会公认华人尊师重教、学业拔尖,做事勤奋、贡献突出,但受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华人不愿参政议政。去年地方议会改选,26位候选华人中创纪录地有5人获选,今年又有4位当选议员,但在全英14000多位地方议员中仅有10人,当选数与偌大的华人基数还不成比例;国会两院中,位列第三少数族裔的华人虽逾全英人口1%,却仅有港二代、客家二代议员各一人,影响力乏善可陈。当然,聊胜于无,在议事决策中能有人为华人权益发声维权,亦利于沟通、润滑中英关系。

 


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的中世纪西医手术工具



大英博物馆陈列的苏美尔楔形文字胶泥板
 
 
       在我旅途中留宿的八家四星酒店中,除一家有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外,其他均没有中国或中文节目;BBC、CNN、CBS等大媒体涉华报道极少,偶见涉港图文解说,多为支持乱港分子,对特区政府和香港警察的报道多负面。地陪林君常被英人误认为是日、韩或新加坡人,他感觉普通英国人对中国变化多一知半解,有些仅停留于近代负面印象,对中国现代化建设面貌和成就不甚了解。联想到我们之前对英印象,不少也停留在萧乾、穆旦、费孝通等早年旅英人士的记述篇什,以及《雾都孤儿》《英国病人》等老电影或莎剧,隔膜感之深不难想象。由此我感到,国之交深在于民,中英百姓互知度或均有限,在“地球村”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外交外宣工作如何在英国这个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接地气,看来还有待下大气力。
 
       其实,国际交往中有点文化差异很正常,不该被媒体舆论误读、放大。无论英国脱欧与否,中英两国政府均宜鼓励官民各界深入交往,以开放心态交流,求同存异,增强互信。我们尤应参鉴英国科技、高教、金融、环保等方面的经验,盘活用好沪伦通、港伦通等平台机制,借力英国区位优势,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我与英美欧投融资便利化和科技文化拓展融通,大力拓宽、深化中英政府和民间交往,抓紧中英友好合作“黄金期”,在互利双赢中助推我国实现民族复兴伟业。

 
 

查看全文请网上订阅实体杂志订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