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期刊
海外亲历
< 返回主页
2019年第12期

非洲奴隶堡

作者:赵桂林/文      阅读人数143
 


作者参观女奴地牢。

        海岸角奴隶堡位于大西洋西非海岸的加纳境内,在首都阿克拉西南约150公里处,依地势建在伸入大海的一个天然海角上。城堡近似一个等边三角形,中间一座两层长方形建筑将城堡一分为二,稍大一些的东半边是奴隶区,设有分别关押男女奴隶的地牢、买卖奴隶的交易厅和惩罚奴隶的囚禁室。西面是军队驻扎区,中间是办公区,岗楼和瞭望台散布在几个制高点上,朝向大海的城墙上安放着几十门大炮。院子里的地面铺满红褐色的石头和砖块,有明显修补的痕迹。整个城堡由石头砖块配以砂浆砌成,非常坚固,在经历了近300年大西洋咸湿海风的肆虐之后,除木制门窗外,城堡主体仍完好无损。为保护这座遗迹,更为了让后人记住那段历史,加纳政府把它开发成旅游景点,在城堡里设立了博物馆,筹集资金重新为城堡墙壁粉刷白色砂浆,对损坏的屋顶和部分门窗进行了修葺维护。
 
        进入城堡黑色的大门,是一条宽阔的巷道,西边的墙边摆满了各种五颜六色的手工艺品和木雕产品,商贩的地摊一直延续到西边的院子里,那是当年的兵营。巷道的尽头左手边是一个很大的门洞,几个黑人男女或坐或站,悠闲地说笑着。尽管是周末,参观者却并不多,院子里有几个白人,几个亚洲人,还有两群黑人,售票窗口没有人排队。折合几十元人民币的票价并不算贵,我请了一位解说员,以便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堡。解说员很健谈,在两个多小时的参观过程中一直在滔滔不绝地诉说着,让我受益匪浅。
 
        我们首先来到了一号男奴地牢的洞口,一股阴森的凉气从洞内袭来,令人望而却步。洞口斑驳的墙壁上有一块白色方石,上面刻着黑色的英文,一些人在拍照留念,解说员说这是为纪念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夫妇来此参观而设立的。进入地牢,没有灯,只有高墙上一个很小的窗子透进些许光亮,等眼睛慢慢适应了黑暗,我才看清这里面有三个房间,每个大约十米长、三米宽。解说员说每个房间最多的时候要关押200名黑奴,殖民者只会给他们很少的食物和水,有时卫兵会从上方的窗口用水冲洗地牢,这时奴隶们可以拼抢一点水喝。黑奴在满是粪便的地牢中一直被关押到贩奴船到港,最长的会被关押数月之久。很多黑奴因为饥饿、疾病、拥挤踩踏死在了地牢里,存活下来的强壮的幸运者则要继续经受海运的折磨。我们进入另一个房间,一群黑人游客正在认真聆听一位女解说员的讲解,房间的一角摆放着一些花圈和花环,当年奥巴马夫妇敬献的花圈也在里面。走出地牢,我们的解说员指着上面的一个房间说:“那是教堂,当年英国人在那里拜上帝。”上面是天堂,下面是地狱,这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的一幕啊!

 


记录奥巴马夫妇参观此处的文字
 
 
        关押女奴的地牢小一些,没有那么深入地下,条件稍微好一点。稍有姿色的年轻女奴会被挑选出来成为殖民者的性奴,表现好的会被留在地面做杂务。在二楼的博物馆里,我看到一张图片,描述的是几个女奴在城堡二楼的总督房间里洗衣缝纫的情景。如果女奴怀孕了,是允许生下孩子的,一些女奴因此逃过了被贩卖的厄运。这些殖民者的后裔尽管仍旧有着黑色的皮肤,却比纯黑人高一等,他们长大后大部分成了殖民者的帮凶,由受害者转而变成了害人者。
 
        在院子的尽头有一道大门,门框上边写着“door of no return”,意思是“不归门”,黑奴们走过这道门被押上贩奴船运到美洲,再不可能回来。门外是沙滩和一堆黑色的礁石,当年黑奴们先登上小船,再被转运到停泊在深海的大船上。船主为了多赚钱,总是尽可能多地载运奴隶。贩奴船舱板之间的高度最低的不到半米,奴隶们就像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挤满了船舱。由于船舱里拥挤、潮湿、空气污浊,经常会出现病患和死者,他们会被直接扔到海里。如果不慎出现传染病,大批奴隶就会葬身鱼腹。如果航期因恶劣天气而被迫延长,体弱的奴隶也会被扔到海里,以节约船上的淡水和食物。根据海岸角奴隶堡博物馆里的资料记载,估计总共有数百万黑奴葬身大西洋,但无从了解准确数字。
 
        在北边一排建筑的二楼有一个比较大的房间是原来的交易大厅,殖民者、奴隶贩子、欧洲商人就是在这里叫嚷着肮脏的黑奴交易。现在这个地方成了一个艺术展厅,摆满了非洲画家的颇有抽象派气息的油画。一面墙上贴满了参观者的留言纸,满是对非洲的祝福和对和平的祈盼。现在的黑奴历史博物馆就设在紧邻交易大厅的几个房间里。说是博物馆,其实只有国内一般博物馆的一个展室那么大。里面有很多图片和少量文物,展示了黑奴贸易的全过程,我认真阅读了这些资料,对黑奴贸易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其中有一点非常令人震惊:非洲人自己在黑奴贸易中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大部分黑奴不是殖民者直接抢掳来的,而是从非洲当地部族手里购买的,这要归咎于部族冲突和战争。人类不同部族之间的争斗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为了争夺土地、水源、食物,为了不同的信仰,甚至不知为了什么,也许仅仅是彼此仇恨,例如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和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几个世纪前的非洲部族冲突不断,产生了大量战俘,早期非洲一直是奴役战俘而不是杀死他们,因此这些战俘和其他囚犯一起被卖给了欧洲人成为奴隶。由于欧洲人对奴隶的商业需求非常大,在利益面前,各部族首领甚至将抓俘虏作为发动战争的直接理由。那个时期的非洲除了奴隶城堡和奴隶营,没有监狱系统,因为根本不需要监狱,囚犯直接被卖给殖民者当奴隶了。这些奴隶被戴上木枷和锁链,在市场上像牲口一样被贩卖。为表明隶属,黑奴会被火红的烙铁在身体上烙上标志。他们或者被集中到奴隶营短暂停留,或者直接被押往海边的奴隶堡地牢,等待贩奴船的到来。

 


地牢



炮台
 
 
        参观结束后,我走出城堡的黑色大门,望着车来车往熙熙攘攘的大街,感觉自己就像完成了一次历史的穿越。看着身边的黑人兄弟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听着大街上传来的嘻嘻哈哈的笑声,我的内心渐渐释然。尽管通往文明的道路曲折而漫长,但人类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马丁·路德·金说:“我有一个梦,我梦想有朝一日,在乔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能够同坐一处,共叙兄弟情谊。”他应该感到欣慰了,因为这个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查看全文请网上订阅实体杂志订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