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期刊
风情风尚
< 返回主页
2021年第03期

头发、胡子的奇葩故事

作者:郭丽姝/编译      阅读人数196
 



从古至今,人类的头发和胡子都不是想怎么留就能怎么留的。
 
 
       1799年8月23日,沙皇保罗一世在圣彼得堡下令禁止居民留胡子,包括髭须和连鬓胡,也不准留卷发和刘海,因为这位皇帝认为这些是自由思想的早期表现,他担心俄罗斯重蹈法国大革命的覆辙,因此决定先发制人。无独有偶,在保罗一世之前和之后,各国政府都跟“有害”思潮作过斗争,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规定头发和胡子的长短。
 
 
胡子和近战战术
 
       最早对胡子作出明文规定的是亚历山大·马其顿。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国王在与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为争夺亚洲控制权打响决定性战役的前一天,下令本国士兵剃掉胡子。有些人对这道命令极为不解,因为当时普遍认为成年男子没胡子是退化的表现。古希腊哲学家普鲁塔克认为,亚历山大这么做是出于战术考虑,因为在近战过程中,胡子很容易被敌人抓住,这对士兵的安全不利。到了20世纪,人们又开始从外在形象的角度来解释这道“剃须令”的初衷。据一位历史学家推测,以神的后代自居的亚历山大是想模仿宙斯的儿子赫拉克勒斯没留胡子时的形象。
 

 
 
胡子和教会分裂
 
       到了中世纪,剃不剃胡子开始受到宗教司法权的制约。1054年的教会大分裂运动将基督教分为西方的罗马天主教和东方的东正教,胡子问题变得迫在眉睫。1073年,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上任,他最早颁布的命令不但有彻底推行独身制度,还包括禁止僧侣留胡子。1080年,格列高利七世收服撒丁岛天主教会后,强迫当地大主教剃掉胡子,还说“西方教会僧侣一直有剃胡子的习俗”。这道命令在法国执行得特别到位,所有法国人都定期刮胡子。1096年,里昂大主教发出警告:若留胡子的人胆敢踏入教堂,将遭到驱逐。1105年的圣诞节,亚眠大主教拒绝给有胡子的人举行圣餐仪式。在这些事件的影响下,在12世纪之前的法国,几乎没人留胡子。
 

 
 
胡子和欧化运动
 
       1698年,为了将俄罗斯打造成欧洲国家,彼得一世下令:所有人都必须剃掉胡子,因为胡子是俄罗斯守旧落后的象征。这道命令首先波及到贵族、商人和高级指挥官。对那些违反命令的贵族,彼得大帝会亲自剃掉他们的胡子,而低级官员的胡子则由警察局的理发匠操刀。只有神职人员和部分农民除外,他们可以在农村留胡子。禁止蓄须大概是彼得大帝最著名的命令了。一周后他又颁布了一道新命令:蓄须男子按社会地位的高低,每年要上交30~100卢布不等的税款。
 

 
 
头发和种族歧视
 
       1786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州长埃斯特班·米罗发布命令:欧洲殖民者的非纯种血统女性后裔不得在公众场合露出头发,必须戴上头巾或包头巾。当局希望用这种方式提醒这些女人,无论社会地位高低,她们永远属于奴隶阶层。然而,非裔妇女的头巾和包头巾很快就从受压制的象征变成了时髦的装饰,也受到白人女性的喜爱。时尚历史学家表示,在19 世纪前,这道命令就已不再奏效,但头饰文化保留至今。
 

 
 
鲍勃头和妇女解放
 
       20世纪20年代开始流行的鲍勃头是妇女解放的象征,但最初这款发型却在美国遭到了强烈抵制。鲍勃头多次登上《时尚》杂志,可保守主义者却坚持认为,女性留中长发是“道德败坏”和“自由思想”的表现。众所周知,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掀起了一股“恶魔鲍勃”论调,大型贸易商马歇尔百货公司甚至宣布,不会雇佣留鲍勃头的女性。
 

 
 
长发和国际关系
 
        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政府向男性留长发的现象宣战。当局的目的是与日益流行的嬉皮运动作斗争,他们认为嬉皮士是“肮脏、不道德、伤风败俗的年轻人”。这道禁令一直持续到90年代,饱受其苦的不但有新加坡时尚人士,还包括外国同行。留长发的比吉斯乐队(Bee Gees)、齐柏林飞艇乐队(Led Zeppelin)和吉多郎(Kitaro)都曾被迫取消新加坡巡演。1970年还发生过一起外交事件:因为新加坡逮捕了三名留长发的马来西亚公民,时任总理李光耀不得不取消吉隆坡之行。
 

 
 
鲻鱼头和文化入侵
 
       每年伊朗文化部都会下发宣传手册,阐明“如何成功地促进伊朗文化的发展,并制止非传统文化形式的传播”。美国20世纪70年代流行的一款发型有幸收入了2010年的宣传手册中。这款鲻鱼头发型是英国摇滚歌星大卫·鲍伊带火的。据《纽约时报》报道,该发型曾是“西方文化致命影响”的一部分。伊朗当局一直对留长发的男性备加关注。本世纪初,伊朗还在大街上逮捕了所有扎马尾辫的男人。
 

 
 
韩流发型和不幸事件
 
       去年,韩流男星的发型在日本东京的数十家学校遭到禁止。一直以来,大多数学校都不许学生留长发,但日本青少年对这项禁令表现得尤其难过。至于为什么不能留这种发型,东京教育委员会至今没有给出明确答复,目前得到的唯一解释出现在了东京市议会的一次会议视频中。会议指出,首先,韩流发型容易引发不幸事件;其次,它让人联想起街头小混混。仅一周的时间,这段视频的浏览量就达到了600万。
 

 
 
马尾辫和学习成绩
 
        2017年,梳着一个系有蝴蝶结的高挑马尾的13岁网红女星乔乔·锡瓦(JoJo Siwa),在YouTube上的粉丝突破了400万。她决定利用自己这种受欢迎的形象,投产配有各色假发的蝴蝶结,将其卖给中学生来赚钱。这让疯狂购买这种蝴蝶结的学生的家长陷入了恐慌:他们先是在英国家长论坛上讨论蝴蝶结的个头太大,后来又认为这种发型会影响孩子专心学习。最终,数十家英国和澳大利亚学校不顾学生的反对,禁止女生在校园内佩戴这种蝴蝶结。
 

 

原文作者:玛·别斯梅尔特娜娅
 
[编译自俄罗斯《周末》]
 
 
 

查看全文请网上订阅实体杂志订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