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期刊
封面文章
< 返回主页
2021年第12期

请勿“以貌取食”

作者:英文系小学生/编译      阅读人数109



 
“吃我!我们不好看,但可以解决你们的吃饭问题。”


| 免费午餐 |
 
        特里斯特拉姆·斯图尔特的任务是为50人提供一顿餐食,他有24小时,这期间,他要依次列好菜单、找好食材,并最终邀请就餐者入席。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有一条规定:他不能花钱采购食材,只能向商场和农场索要它们准备丢弃的食物。
 
       斯图尔特在新泽西州的一个农场免费拿到了75磅南瓜,这些南瓜卖相太差,农场主根本没打算要。随后,他匆匆驱车赶回纽约市,跑进一家面包店碰运气。他熟练地说出了自己的台词:“我是一家公益组织的负责人,我们反对浪费粮食的行为。我明天会组织一场聚餐,食材将百分百采用卖不出去的食物。你们这儿有没有卖不出去的面包?”售货员虽然没有找到这样的面包,但找出两块碎了的巧克力曲奇,送给了他。
 
       斯图尔特一个箭步冲回了车上,下一站是联合广场的农贸市场。下车后,眼尖的他发现有一个厨师在用布里欧修面包卷鱼肉,还将面包切成了半圆形。“剩下的边角料可以给我吗?”斯图尔特笑着问道。厨师直接拒绝了。斯图尔特的情绪并没有受影响,他继续在市场寻找猎物。他最后用自己的台词要到了甜菜、小麦草和苹果,这些都是店家卖不出去的次品。
 
       18小时后,厨师西莉娅端出了南瓜天妇罗、萝卜豆腐馅饺子和西葫芦面,50名就餐者顺利吃上了饭。斯图尔特本人很少下厨,但他每次组织活动,都不缺志愿者帮他制作菜谱、寻找食材、做饭、分发食物和打扫现场。这也难怪,反对食物浪费的战役已经在全球打响,而他正是这场战役的领军人物。

 

斯图尔特发现哥伦比亚的这些香蕉因太短、太长或太弯而被欧洲市场拒之门外。

 

在华盛顿特区班宁公园社区中心,三年级的凯文·博伊德放学后在中心吃晚餐。餐食由非营利组织“特区中心厨房”提供。厨房每天会发放1.1万份餐食,食材都是从商家手上“抢救”回来的。
 
 
| 我们浪费了多少粮食?|
 
       各国文化虽有差异,但大家都知道浪费粮食可耻。之所以有这个共识,是因为全世界至少有8亿人在饿肚子。不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表明,我们每年还是会浪费掉数万亿磅的粮食。这些粮食节约下来,别说解决8亿人的吃饭问题了,解决16亿人的也不在话下。那么,这么多粮食究竟去哪儿了?
 
       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主要丢在了收获季节,因为它们在储存条件、交通运输、冷冻设备等方面都不够成熟。发达国家的浪费则主要集中在供应链下游,比如零售商订单下多了,消费者把食物放过期了。
 
       浪费粮食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因为种粮食首先需要地,其次还要播种、浇水、施肥和杀虫。全球每年浪费掉的粮食,其用水量相当于伏尔加河一年的径流量。做香肠和曲奇等熟食还要用油。美国零售商和消费者一年要丢掉1330亿磅的熟食。2010年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的总油量不到这些熟食耗油量的1/70。如果再算上农场、渔船、屠宰场的损耗,数字只会更加触目惊心。

 

秘鲁瓦拉尔镇产的柑橘有三成无法达到所谓的“ 出口标准”。

 

斯图尔特希望借活动唤醒大家节约粮食的意识,带动大家从一蔬一饭做起,减少浪费。
 
 
| 浪费粮食的根源 |
 
        为了探究浪费粮食的根源,斯图尔特深入供应链上游,作田野调查,结果发现超市的采购标准和下单方式导致了大量的隐性浪费。
 
        从秘鲁首都利马向北走50英里,就到了瓦拉尔镇,路易斯·加里波迪拥有镇上最大的柑橘园。斯图尔特坐在凉棚下,一边喝着鲜榨橘汁,一边跟加里波迪聊天。斯图尔特抛出了许多问题:你能出口多少柑橘?有多少被拒收?为什么?丢掉的柑橘最后会流向哪里?加里波迪说,70%的柑橘会销往欧洲和北美,剩下的3 0%,要么大小不达标,要么颜色、甜度不够,要么有疤,这些一般会在国内销售,但只能卖到出口价的1/3。
 
       斯图尔特问了许多针对性的问题,最后得出了一个一般性结论:超市对食品的外形有严苛的要求,但供应不足的时候,这些要求就会跟威化饼干一样,一咬就碎。
 
       “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超市就愿意为不完美的水果买单了?这不会影响他们的销售吗?”斯图尔特问道。
 
       “不会。”加里波迪答道。
 
       柑橘园位于科迪勒拉山脉的一处山谷,斯图尔特摘了一个橘子,熟过了,“我倒不怕有虫子,但这个已经软了,没法吃。”他说着又摘了个有疤的橘子,剥开吃了。加里波迪的柑橘园算浪费少的了,这主要归功于柑橘园的英国代表,他会确保运输不出差错,买家因为柑橘颜值不过关想拒收,他也会尽量协调。加里波迪称买家拒收,外形多数时候只是借口,真正的原因常常是买家高估了市场需求。但不论理由如何,最后都是果农承担损失。
 
       从柑橘园往南走200英里,穿过沙丘和风蚀地貌,又会看到一片富饶的山谷,这里的种植园都是外国人投资的。投资人主要是冲着廉价的劳动力和温和的气候来的,并且,他们最初投资的时候,这里的蓄水层也有充足的水源。一名农场主向斯图尔特透露,农场每年都会有上百万颗芦笋烂在地里,这些芦笋有的不够粗,有的不够直,收了也卖不出去。一名果农表示,他每年也要扔掉海量的橘柚和葡萄柚,把不要的水果直接倒进仓库后面的沙坑里。

 

 

巴黎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聚餐,所用食材有一个共同特点:颜值不过关。厨师用这些食材做了一大锅蔬菜咖喱,供6100名反浪费先锋就餐。


 

 
50多年来,美国RC农场一直坚持在拉斯维加斯回收剩饭,加工成猪饲料。这些剩饭每年足以饲养2500头猪。
 
 
 
| 水涨船高的分级标准害死了“丑”食 |
 
       食物分级标准出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有了分级标准,种植者和买家合作起来也更为方便。种植者可以将芦笋、柑橘等按标准分级,卖给不同需求的买家,这样可以减少交流成本和浪费现象。但近几年,高端超市提出的要求过于严苛,苹果想进入高端超市,必须又圆又亮,芦笋则必须是笔直的,说是办食物选美大赛也不为过。
 
       “说来说去,都是品质和外形,”食品营销协会副会长瑞克·斯坦恩说,“卖最好看的食物才能赚到消费者的钱。”卖不出去的,超市有时会捐给食品银行,有时会做成餐食销售。不过多数情况下,美国的超市并不会选择捐赠或再利用。近几年来,美国和欧洲的一些超市会专门打折出售“丑”食,斯图尔特很赞赏这种做法,但他更推崇从规则上彻底解决问题。“我们如果可以松一松标准,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他说。
 
       斯图尔特希望带动更多的人节约粮食。他吃饭会尽可能节约食材,能从垃圾箱里翻出一些吃的更好。他在秘鲁的食谱能说明一切:头一天上午是鸡血,中午是豚鼠肉;第二天是牛肚;第三天是牛舌和皮斯科酒。
 
       斯图尔特走访了许多农场和仓库,在交谈中听到了许多数字,有的单位是公斤,有的是吨。成车成箱的食物卖不出去,也不是稀罕事。他在谈话时总能敏锐地捕捉到一些细节:“欧洲人执着于购买花头尚未张开的芦笋,这个嗜好意味着我们要白白浪费掉上百万英亩的农田、上百万加仑的水以及上百万磅的肥料。我想让人们明白,他们的选择不是开玩笑的。”
 
       消费者的选择确实至关重要。2050年,世界人口将突破90亿,各国政府都在为如何填饱人类的肚子发愁。主流说法认为,我们需要将全球粮食产量提升70%—100%,才能满足这么多人的需求。然而,农业已经是地球健康的一大威胁了:全球每年消耗的淡水,有70%是农业消耗的;亚热带和热带雨林被砍伐,有80%是为了腾出土地种庄稼;人类排出的温室气体,有30%—35%是农业造成的。人口增长的同时,新兴经济体对肉制品和奶制品的需求也逐年增加,这意味要投入更多的谷物和资源。其实,我们并不是只有开荒一条路可走。如果我们可以削减浪费,改变饮食结构,少吃肉制品和奶制品,减少将粮食转化为生物燃料的做法,提高现有耕地的产量,那我们或许也可以喂饱90亿人,而不是一味开荒,牺牲地球的雨林、草原和湿地。

 

志愿者捡拾的土豆将用于巴黎的公益聚餐。这些土豆过小,无法机械收割,就被遗忘在地里了。
 

工作人员在拉斯维加斯赌场的后院里将食物从垃圾中分离出来,这些食物将用来喂养家畜。
 
 
|“丑”食口感不比“美”食差 |
 
        斯图尔特非常清楚,改变需要时间,他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在秘鲁的时候,他去舒曼农产品公司的包装车间,找到了总经理路易斯·托雷斯。公司每年会扔掉350万磅的小个头洋葱,这些洋葱个头太小,外国买家不要,秘鲁国内市场对洋葱又没有需求,只好扔掉。尽管如此,托雷斯也不敢将损失怪在买家头上。
 
       “我们要是提意见,这些外国超市肯定会换供货商。”托雷斯无奈地耸耸肩,“我是一个务实的人,更何况我也无力改变市场规则。”
 
       “我可以。”斯图尔特说。
 
       斯图尔特会借助媒体的力量,曝光类似的事情,倒逼超市让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顾问克莱门汀· 奥康纳如此评价他:“斯图尔特发现问题后,会千方百计地解决问题。”事实证明,他做到了,媒体报道后,超市确实收敛了许多。
 
       斯图尔特的步履从未停下。一个周日,他又张罗了一场聚餐,这次举办地换成了巴黎共和国广场,食材还是按上次的方法收集的,只不过这次规模更大,参与的志愿者也更多。临近中午,广场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最后排队领餐的有6100人之多。中午大家就餐时,斯图尔特走上舞台,拿起了麦克风。在简短的发言中,他感谢了每一位参与者,批判了浪费粮食的行为,并顺带讲了一下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他演讲的结语是“大家吃得开心”。
 

 

农场回收商家卖不出去的土豆, 用来喂猪,如此一来,土豆也算间接转化成了餐桌上的蛋白质。
 

 

美国部分超市专门售卖临期食物,打折力度很大。
 
 

 
 
原文作者:伊丽莎白·罗伊特

[编译自美国《国家地理》]

查看全文请网上订阅实体杂志订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