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期刊
百姓生活
< 返回主页
2020年第12期

电梯里的旧俗新规

作者:张 烁/编译      阅读人数90
 


       1857年3月23日,在纽约的豪沃特百货大楼里,世界上第一部客用电梯开始载着顾客在五层楼间上下运行。安装电梯的正是发明轿厢安全装置的以利沙·奥蒂斯。他的发明可以防止轿厢在缆绳突然断裂后失控坠落。百货公司的老板认为,新奇的电梯能引来好奇的顾客,或许会让他们留在店里消费一番。没过多久,纽约的办公楼和住宅楼都装上了电梯以及配套的钢架结构。电梯把一座座楼房拔到了新高度,而越来越高的大楼又让人口密度飙升。于是,摩天大楼林立的千万人口大都市应运而生。高楼里最值钱的不再是靠近地面的那几层,而是远离街头恶臭与喧嚣的高层。
 
       电梯彻底改变了城市风貌。与此同时,轿壁之内也显露出微妙的变化——电梯孕育出了新的礼节。早期的电梯内外都贴有乘梯指南:快进快出,梯内站立面朝门(之所以会有这条规矩,是因为早期部分电梯的后轿壁装有长凳,乘客自然会面朝轿门)。然而到了19世纪80年代末,随着电梯的普及,男士们发现自己陷入了两难境地:若有女士走进电梯,该不该脱帽行礼呢?人们既可以将电梯视作私密空间,又可以将其视作公共运输工具,所以很难说清哪种礼仪才算得体。1886年,《纽约时报》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里,乘坐电梯的男士们无需脱帽,但在酒店或私人公寓楼里,他们应当脱帽行礼。
 
       约束电梯内行为的规矩大多合乎情理。每个在办公楼里工作的人都熟知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同乘电梯的人要平等划分梯内空间,面朝轿门站立,且应尽可能地远离他人,以示礼貌。还有一个惯例是,当同梯乘客保持沉默或只打了个简单的招呼时,要尽量减少交谈。除非走进没人的电梯,否则原本在交谈的人们应在乘梯期间暂停对话,以免让他人觉得自己遭到了排斥。最好避免眼神交流。叫别人按住电梯一直等候也是粗鲁的行为。电梯内严禁唱歌、吹口哨、吃东西、放屁。不遵守面朝轿门的规矩站立也会让其他乘客不知所措。
 
        如今,新冠疫情彻底改写了上述耳熟能详的规矩。办公楼、酒店和公寓楼都想方设法,在保持电梯运行的同时确保社交距离。电梯的准载人数受到了严格限制,地面上用记号标明了站立位置。新规还要求乘客面朝轿壁站立,而非轿门。戴口罩成了乘客的义务。在韩国,不在电梯内交谈从日常礼节升级为强制性规定。最好用肘部或钥匙按按钮。当然,乘客还是得快进快出,毕竟没人愿意和别人待在密闭的轿厢里。
 
       有些过去觉得很正常的行为,如今只会引人恐慌,因为谁也不知道在感染者走出电梯后,病毒微粒会在梯内的空气中停留多久。
 
       原来的电梯礼节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得以形成与发展。强制执行的新规远不需要这么久。在有限的密闭空间里,没有多少事能比尴尬的社交更让人恐惧了,然而新冠病毒算是其中之一。
 
原文作者:汤姆·斯坦德奇
 
[编译自英国《经济学人》]

查看全文请网上订阅实体杂志订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