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期刊
百味人生
< 返回主页
2022年第02期

优雅地老去

作者:刘丽丽/编译      阅读人数103
 




80岁了,理清思路,轻装前行!

 
       我的80岁生日充满了美好的祝福、惊喜和防疫措施。第二天醒来,我感到满足极了,心里想着不管未来发生什么,我都可以坦然面对。我这一生过得非常充实,没有什么未竟的心愿,我的家人也都过得风生水起,就算死神明天就来带走我,我也没什么遗憾的了。
 
       当然,我并不是要做什么来尽快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依然会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健康饮食,并努力减少内心的压力。不过,我也正在观察和研究伴随衰老而来的常见症状,以此决定自己需要对哪些事情重新考量。
 
       由史蒂文·彼得罗和罗珊·亨利合著的《年老时我不会做的蠢事》一书给了我很大的灵感和指引。彼得罗先生是一名专栏作家,比我年轻将近20岁。看了书中他年迈父母犯的错误,比如没有尽早定制助听器,我开始了超前思考。
 
       参照书里的模式,我从头发开始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了审视。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一直染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把发色染得越来越浅。但我注意到,在疫情期间,很多人(包括各个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都不再用染发剂盖住自己花白的头发了。他们看上去也不错,有时甚至比一张满是皱纹的脸顶着一头黑发要好看很多。现在,我也爱上了自己满头白发的样子,虽然我再也不能把沙发上散落的白发都怪到狗狗头上了。
 
       除了停止染发外,我也不再用化妆品遮盖身上的瑕疵了,但我还是会在夏天穿上清爽的短裤和无袖衫。至于皱纹,那可是岁月留给我的礼物,我骄傲着呢!
 
       每天,我都会去林子里遛狗,跟它一起走过满是石头、树根和断木的地面,一边赞叹着狗狗无所畏惧的精气神,一边通过走路改善自身的平衡力和自信心。监测我骨骼健康的医生每次都会警告我“不要摔跤”,而充满挑战的林间散步就是我对他命令的回应。正如彼得罗先生强调的那样,害怕摔倒“实际上会导致更多的意外”,因为在恐惧时,人会极度紧张、犹豫,更会不自觉地盯着自己的脚,而不是前方的路。
 
       建造厨房时,我还有152厘米高,但由于脊柱侧弯和身体萎缩,我现在足足矮了好几厘米。这就意味着,我得经常爬高,去够那些存放在高架子上的东西。不过,我总会踩着一个结实的脚凳,不像我那个78岁的朋友一样,她傻乎乎地爬到椅子上(这可是大禁忌),结果不小心摔下来,伤了后背。
 
       有一次,我和一个同龄女人交流了一下对我们年龄的看法,她说:“我遇到了很多问题。”我回答她:“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问题。成功变老的秘诀就是要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然后去适应。”现在,我仍在不断地学习哪些事情是我可以做的,哪些是我做不了的,必要时我会付酬找人帮忙。
 
       迟早有一天,我们都会认识到有些事情自己再也做不来了,必须找到替代方案。很多年前,身体条件迫使我放弃排球和滑冰,到了现在,我连费力一些的园艺活儿都做不了了。不过,天气好的时候,我每个星期仍会骑车锻炼几次,每次骑行16公里,但以前那种持续两周的上山下坡之旅就变成历史了。
 
       一位90多岁的好友一直是我效仿的榜样,循着她的道路,我常常能看清现实的残酷。记得有一次,我问她想不想跟我去国外旅游,她说:“谢谢。可是我现在的身体状况已经承受不了长途劳累了。”
 
       我发誓从今往后,再也不会跟别人唠叨我的疼痛和疾病——彼得罗先生戏称的“器官演奏会”——因为那并不能缓解病痛,实际上,反而会加剧痛苦。“器官演奏会”很可能会让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躲得远远的,很难激起对方的同情。
 
       千万别误会我的意思哦!我其实是很珍惜我那些年轻朋友的,他们让我保持年轻的精神、关注对孩子们来说很重要的事情,以及思考他们将要继承的这个世界。反过来,他们也很看重我能带给他们的信息和智慧。
 
       每天,我还会努力对陌生人说一些赞美或积极向上的话,这些话不仅会点亮我和对方的日子,还能让我专注于身边的美好。但是,我最重要的建议就是: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来过,同时着眼于未来。这是我十几岁时就学到的一课。那年,年仅49岁的母亲因癌症离世,她的死教会了我如何承受巨大的变故。
 
       最棘手的问题是开车。我70多岁的时候,儿子们就开始劝我,说我年纪大了,不能再开车。可我开车很小心,甚至连一次违规受罚都没有过。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增加了我的责任保险。为了避免他们的唠叨,我忍痛卖掉了陪我十年之久的面包车,换了一辆斯巴鲁傲虎——据说是马路上最安全的车型。
 
       车上配备有几个保护性的提示铃和哨声,对伴随年龄增长而衰退的感觉和反应能力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比如,当我在停车场倒车时,如果有汽车、自行车或行人靠近,它就会发出警示音;如果有任何东西突然出现或停在我面前时,它就会自动刹车;如果我开车时转头去看什么东西,它也会闪灯,提示我“注意看路”。
 
       除了这些之外,我还得着手解决另一个“沉重”的问题,这也是那些长期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人常遇见的问题:杂乱。我老是害怕家里的东西会被“用光”,于是就不停地“买买买”,所以每样东西,我都存了很多。我已故的丈夫曾戏谑地称我们的房子为“防空洞”,说里面的东西足够支撑我们一年的生活。我也不善于“断舍离”,可有可无的东西都不舍得扔,总觉得哪一天说不定就会用到了。他告诉我,我让他想起了一位他认识的老太太,她总会留着一些“小到根本不能用”的碎绳。这话我一直铭记在心。那就祝我好运吧!
 

原文作者:简·布罗迪

[编译自美国《纽约时报》]
 
 
 

查看全文请网上订阅实体杂志订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