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期刊
百味人生
< 返回主页
2020年第10期

个性背后

作者:刘 梦/编译      阅读人数148


人格中既包含诚实、善良等积极特质, 也有利己主义、情绪不稳定等消极特质。
 


复杂的人格,造就独特的我们。
 
       你觉得自己是冲动型还是冷静型?个性偏神经质还是偏沉稳?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或者说,你有没有在某些环境下是一种样子,而在其他时候又是另一种样子?你是否也好奇,究竟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个性?
 
对个性的追求
 
       1983年的电影《西力传》讲述了一个缺乏个性的男人的故事。这个男人名叫“西力”,喜欢混迹于各种差异极大的社交圈——从不同阶级到不同种族。每进入一个新环境,他身上就会迅速出现这个环境的特征,有时是心理上的同化,有时是刻意的模仿:手势、语言、习惯、态度、观点、着装……他就像是一个“身份吸血鬼”,可以突然间表现得像东正教犹太人、非洲裔美国街头音乐家,又或是自负的精神病医生。他想成为所有人,但他又谁也不是。
 
       这部电影捕捉到了人们的一个普遍想法——追求个性。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身边的某个人总是迎合他人,凡事都想符合他人的期望,我们就会说他“缺乏个性”。而当某个人果断、自信地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我们会评价他“个性十足”。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希·费洛姆曾说过,人生的主要任务是自我再生,展现自己的潜力。近百年来的社会变化,使我们不再将个人身份置于来自他人和生活环境的压力之下,人们定义自我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从17世纪开始,身份是个人的,不再与家庭血统相关。我们与社会的连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离经叛道”不再被视为异类。而资本主义的兴起,更是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对个人风格和自我实现的追求。所有这些因素,都促使我们开始重视自己的个性。
 
       固执或变通、真诚或虚伪、善于交际又或是腼腆……我们变得习惯用性格特征来定义自己,但我们究竟是不是自己以为的那样?一个人的人格特质一生都不会改变吗?还是像16世纪法国散文家蒙田所说,我们与自身的差别,犹如我们与他人的差别那样大。


 

与谨慎的人不同,冲动的人在行动前通常不会考虑后果。
 

没有永久人格
 
       奥地利心理学家沃尔特·米契尔是人格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他对人格认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们的行为是任意的,人格测试的结果并不能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因此,在给他人贴标签时必须谨慎。
 
       在此之前,心理学的主流观点认为,人格研究可以预测人们的实际行为,例如,性格外向者比内向者更易交到朋友,责任心强的人比弱的人更能如期完成任务。然而,米契尔发现,人格特质和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在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后,他提出,心理学家普遍低估了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影响。
 
       米契尔认为,与其把人格看作是用来将人归类的静态特质,不如将其当成一组独特的认知—情感变量。而正是这组变量决定了人们解读环境的不同方式。人们总是用习惯的方式去解读、评估不同的环境,当他们获得了想要的结果时,就会再次重复这一行为,并因此获得相对稳定的人格。
 
       但若结果告诉他们最好换一种方式,那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采取其他行动。所以说,没有永久性的人格特征,人们在行为上所表现出的一贯性,大多可被解释为在相似环境下作出的选择,而一旦环境出现变化,比如朋友圈、伴侣或居住国家发生了改变,那人们自然会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
 
       都柏林圣三一大学的神经科学家休·加拉万发现,人格是在不断发展的。人格变量与大脑影像记忆区域(尤其是额叶和右侧区域)的发育之间存在着关联。额叶是大脑最后成熟的一个部位,要在20岁以后才会完成发育,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容易在青少年时期有冲动行为。
 
人格测试准吗?
 
       MBTI测试(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是全球最流行的人格测试,每年能吸引约250万人参加。在全球百强企业中,有超过80家曾用它来测试员工。
 
       然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曾发表文章,从多个角度对MBTI测试提出了质疑,认为它划分出的16种人格类型毫无科学依据。
 
       社会科学领域常采用四个标准来衡量分类法的优劣:是否可信、是否有效、是否相互独立,以及是否全面。可格兰特发现,MBT I测试的结果不具有一致性,有多达75%的受测者会在第二次测试时被判定为不同的性格类型。有些人第一次测出来是IN TJ型人格(内向+直觉+思维+判断),过几周再测时,就变成了ESFP型人格(外向+感觉+情感+理解)。
 
       如果一项测试能预测结果,那它就是有效的。但MBTI测试无法告诉受测者,他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快乐,在工作中的表现会怎样,或是婚姻生活能否幸福。
 
       MBTI测试将人格分为两大类:“内向型”和“外向型”,但它并没能对此很好地作出区分。根据MBT I内容,其“内”“外”代表个人获取能量的位置,也就是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并不全面。一个人并不是因为喜欢和别人打交道才变得外向,“内”和“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脑活动。而且,人的“内”“外”并不是非黑即白式的,绝大部分人都属于“既不是很内向,也不是很外向”这种趋于中间的类型。

 

常发脾气、易有挫败感和难以应对失望情绪是神经质型人格的主要特征。
 

具有遗传性
 
       英国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发现,性格内向或外向,是由大脑皮层唤醒度决定的。性格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大脑唤醒度高,每秒钟能处理更多的信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内向的人不喜欢待在嘈杂的环境中,因为即使只在这种环境中作短暂停留,他们的大脑仍能迅速接受到大量信息,导致大脑的负荷增加,让人感到疲惫。而外向的人则相反,由于他们的大脑唤醒度很低,所以需要更多的外部刺激。
 
       艾森克还相信,人格特质具有很强的遗传基础。他认为,人格特质的构成有3/4来自遗传,剩下的1/4与环境有关。他在一项面向儿童的研究中发现,与生活在一起的兄弟姐妹相比,在不同家庭长大的同卵双胞胎的人格更具相似性。
 
       美国心理学与遗传学家罗伯特·克劳宁格发表在《分子精神病学》杂志上的文章称,他的研究团队已经鉴定出超过700种能决定人们行为方式的遗传基因。过去对人格遗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个基因的作用上,但并未取得很大进展。如今,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寻找基因组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对复杂情况下的基因遗传进行分析。据克劳宁格推测,遗传因素在人格主要特征中的权重占到30%~60%。
 
认识自己
 
       心理学家认为,认识自己的人格倾向有益于心理健康。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尊重自己,以及与我们处境不同的其他人,而且,对个性变量和行为倾向的了解,还可以帮我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生活方式和伴侣。
 
原文作者:路易斯·穆诺
 
[编译自西班牙《真有趣》]

查看全文请网上订阅实体杂志订 阅